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基层卫生与健康管理专委会2020年年会暨“互联网+”服务管理规范和创新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0-12-22

  2020年12月18日下午,由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主办,基层卫生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承办的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现代医院管理学术嘉年华基层卫生与健康管理专委会2020年年会暨“互联网+”服务管理规范和创新研讨会在我院召开。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处陈浩副处长、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和基层健康处李创处长、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庄俊汉会长莅临本次大会。

 

▲全体合影

 

  年会由专委会副主委、龙岗区中心医院副院长林锦波主持,专委会主委、我院林汉利副院长首先向大会作专委会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汇报。2020年,专委会在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国家医改卫生政策,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学术交流方面,专委会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及时分享基层卫生单位急需的疫情防控资料,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举行互联网+服务综合能力培训班,并联合深圳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召开“医防融合·聚力基层”学术研讨会,积极探索和推进医防融合,打造大全科及院内院外全科医学的服务闭环。面对新冠疫情,专委会多次亲临成员单位进行院感督导,对预检分诊、社区“三人小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指导,并协助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社康所在社区创新总结出“ACT”防控模式,即党委政府—社康中心—社区三人小组的创新联防联控模式,获得了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的高度肯定,同时我院侨香社区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在会员发展方面,今年新发展会员20余名,增补副主委3名。2021年专委会将紧紧围绕协会的工作部署,通过加强线上及线下培训,吸引、号召更多基层卫生服务相关管理人员加入学会,专研各类管理课题及加强协会计划打造工作,围绕基层卫生特点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打造健康社区,建设全周期的“三在”人群(在家、在校、在岗)的健康管理模式。

   

▲林汉利副院长作工作总结及汇报

   

▲为新增顾问及三位副主委颁发证书

 

  李创处长、庄俊汉会长、林汉利主委为新聘顾问高月华女士、增补副主委莫绮华、王俊德、何敏兰颁发聘书,随后,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庄俊汉会长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家医处徐炜处长为本次大会致辞。

  庄俊汉会长首先对为期一周的学术嘉年华收官论坛--“互联网+”服务管理规范和创新研讨会的召开予以热烈祝贺。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基层卫生与健康管理专委会成立三周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基层卫生服务管理体系,为各单位做出榜样。尤其是今年的新冠疫情,专委会与各成员单位紧密联系,及时制定了深圳基层卫生机构防控指南,更好的发挥基层卫生机构在防疫中的作用。此次新入选的专委会顾问及副主委,意味着专委会队伍的不断壮大,希望来年继续推进基层卫生从业者职业化改革,加大会员招募工作,增加更多新鲜血液,也为广大基层医护人员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机会,发挥专委会自身更大的作用。

   

▲庄俊汉会长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家医处徐炜处长以视频的方式为本次会议致辞。他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也把基层作为重点放在了首要位置。近年来,基层卫生的工作始终作为重点领域优先发展,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主体,在社区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多年来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成效。希望深圳市医疗卫生系统及各基层卫生单位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为全国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创新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径。

   

▲徐炜处长致辞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和基层健康处李创处长向大会作专题报告。李创处长介绍了目前深圳市健康条例及健康管理的情况,提出需要建立健全“两级管理、三级架构”的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强调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提倡网格化、契约化、清单化、智能化的健康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医防融合一体化。他从统筹推进健康深圳及健康城区建设方面分析,提出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共同协作,建立市民健康积分制度,启动示范健康社区建设项目,推动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推进“强基层、促健康、建高地”模式,健全全民医保制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人才政策体系,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李创处长作专题报告

 

  会议下半场,在专委会秘书长、我院社管中心余贺杲副主任和专委会副主委段学燕、吴华、莫绮华主任的主持下,5位资深专家分别进行专题授课。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田淼淼副研究员介绍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践进展,提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具有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根本属性,是促进实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目标的重要抓手。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基层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方小衡教授介绍了基层医疗服务痕迹管理,指出了痕迹管理模式在各项检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强调完善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丁兰主任护师针对社区频繁就诊患者的现状及特点介绍了社区护士对其健康管理的干预方案。广东省社区卫生学会、广东省家庭医生学会副会长奉新英教授提出应多方位切入解决基层中医诊疗问题为基点开展基层中医适宜技术,通过案例分享各项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在基层广泛应用与推广。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社管中心李小玲副主任介绍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疫苗全溯系统及疫苗全程数字化系统的应用情况。

  会议最后,省卫健委陈浩副处长作总结发言。他提出目前基层机构体系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强调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的服务能力,加大基层机构建设支持,为搭建完善的基层卫生管理制度,希望能争取更多的基层政策支持,从而带动基层卫生服务的发展。鼓励专委会继续关注基层改革,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并完善深圳市基层卫生体系。

 

▲陈浩副处长致辞总结

 

   

  社管中心 陈琪琪、李小玲/文

  2020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