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中大八院!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智库学科建设与质量安全专委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学术交流会今日举行

发布日期:2020-11-01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4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之际,11月1日上午,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智库学科建设与质量安全专委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学术交流会在我院举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管理局、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智库学科建设与质量安全专委会主委张宗久局长;中华医学会饶克勤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院长韩德民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方建宁副主任;广东省卫健委周紫霄副主任;中山大学兰平副校长;深圳市卫健委吕光华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薛镭副教授;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培训处高翔处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同柱副教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邹晓峰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孙思予教授;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张兆璐研究员,以及深圳市卫健委医政处、医管处、科教处、福田区卫健局负责同志,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及福田医疗健康集团成员医院的专家同仁出席了此次学术盛会。

  大会由我院党委书记张远权主持。张远权书记代表医院全体同仁向出席本次盛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

  首先,广东省卫健委周紫霄副主任致辞。周紫霄副主任表示,中大八院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未来可期、充满活力、接轨国际的重要平台,在深圳市公立医院率先实施5G医疗应用服务,这是深圳市卫生健康领域先行先试、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中大八院在沈慧勇院长带领下,在中山大学和深圳市、福田区支持下,医院面貌焕然一新,软硬件建设脱胎换骨,正在迈向国际化先进标杆医院的行列。希望中大八院以此次大会主场为契机,继续在高水平医院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贡献更多新智慧。广州、深圳是广东医疗高地的“双子星”,相信接下来中大八院会在医疗、教学、科研以及医教研协同和医工协同、党建引领、文化引领等方面做出更多探索,为深圳、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做出更大贡献。

  中山大学兰平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最为显著。中大八院全面传承中山大学医科文化,许多专家教授和业务骨干都来自中山大学各直属附属医院,同时医院地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可以说是找到了最佳的交汇点和结合点,既能够传承,又富于创新。此次会议定位于中山医科体系、定位于中大八院召开,这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无论是中山大学还是中大八院,我们都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走上更高平台。中山大学将一如既往地集中全校力量建好深圳的两家附属医院,按照“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中大育人理念,我们希望中大八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单能在八院做学科带头人,更希望他们能够在深圳医疗体系发挥中山大学应有的作用。

  深圳市卫健委吕光华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医学学科发展、医学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社会对健康的需要是医科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大八院是中山大学在深圳办医和办学的生力军,是不断深化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此次学术会议特共同探索如何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重心下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等话题,将推动深圳卫生健康事业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生推进改革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格局助力。

  会上,我院沈慧勇院长作了《医院事业发展报告》。其中,沈慧勇院长重点诠释了医院“一体化改革“方案。中大八院“一体化改革”方案的总目标是构建”顶天立地”全民健康服务体系。顶天,即建设“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立地”即建设医院与社康融合发展、医疗与预防融合发展、全科与专科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智能化的一体化基层医疗集团。实践路径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服务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纽带,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构建全民健康服务体系样板,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辖区居民的健康。

  随后,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方建宁副主任作智库工作情况介绍。2019年7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支持下,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联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无界进修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智库(简称智库)。到目前,智库已相继筹建了党的建设与医院文化、战略规划与运营管理、学科建设与质量安全、智慧医院建设共4个专业委员会。其中,学科建设与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旨在完善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提升临床医学研究能力,加快诊疗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持续提高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学术交流会的最后一项议程,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管理局张宗久局长作《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专题讲座。作为一名在医疗行政管理、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和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的权威专家,张宗久局长从我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安排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张宗久局长指出,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医疗机构自我管理是质控工作的基础。接下来,国家卫健委将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动态监测、预警和评估体系以及监管体系。

  在接下来的座谈会环节,由沈慧勇院长主持,与会领导和嘉宾围绕如何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如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等内容展开研讨。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和嘉宾实地参观了我院骨科5G智慧病房和全科医学中心。

 

  宣传统战科/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