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以“器官-系统-功能”教学模式建设骨科临床教学基地
2021年6月,我院《以“器官-系统-功能”教学模式建设骨科临床教学基地》荣获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由我院教学科科长暨骨肿瘤科行政副主任陈铿主持,沈慧勇、汪雪兰、连帆、杨中汉、黄辉、王鹏、周旭辉、蔡兆鹏等老师共同完成。
作为中山大学新一批附属医院,我院在改革之初,教学底子薄、学生人数少,医院通过紧跟医学教育最新进展,2018 年选派本项目申报人陈铿在内的医学教育骨干到美国 UCLA 研修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持续深化临床实践改革。八院在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上,建设以“器官-系统-功能”教学模式主导的临床教学基地,加以本地化融合,探索以“器官-系统-功能”模式下骨科临床教学内容、方法及考评体系的综合改革,将“器官-系统-功能”的理念融入临床实践之中,主要解决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脱节的问题,提升医学生在骨骼系统的综合学习能力。

▲使用力反馈模拟手术台进行虚拟仿真手术教学

▲使用3-D模拟解剖台进行仿真解剖教学
“器官-系统-功能”教学模式能在我院试点落地,关键在于顶层设计创新,通过医院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以重点专科骨科为中心,汇集优势学科的优秀教学人才,成立跨学科、跨教研室、跨校区的教学团队,系统性地整合原本分离的基础临床知识,推进骨关节疾病临床教学项目的建设;同时背靠中山医学院和中山大学医学院的教学资源,发挥各自优势,量身打造合适的、具有启发性的课程改革方案。该模式获得省级教改项目立项支持,相关教学文章在医学教育学杂志发表并获得欧洲教育学年会录用并进行交流。

▲欧洲教育年会录用文章并进行交流
2021年5月30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医院等级评(复)审结果的通知,确定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志着我院在短短五年时间内,综合教学实力实现全面提升,充分体现了站在中山大学教学系统的高平台上,医院得到的巨大机遇和飞跃发展。我院将以此为新的开始,为中山大学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学科 陆晓欣/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