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再上热搜!疼痛科专家教您不必谈“蛇”色变
近日
带状疱疹又上热搜了
在《歌手2024》节目中
那英因眼部带状疱疹而佩戴面纱
而蔡国庆则在录制节目的最后几天
不幸被“蛇”咬遭受剧痛
这两件事迅速冲上了热搜榜
引起了公众的广泛热议
今天
中大八院疼痛科专家带大家
深入了解带状疱疹

疱疹病毒一旦感染,终身携带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活以后引起的单侧神经破坏,主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状水疱和剧烈疼痛,好发部位在腰部、腹部,所以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等。
众所周知,大多数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青少年时期,初次感染往往是出水痘,然后病毒在体内长期静悄悄地潜伏,当种种因素造成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潜伏的病毒被再激活,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突传到皮肤上,沿神经支配的方向出现疱疹,并伴有表现多样的疼痛或瘙痒等。
疱疹表现多是在红斑基础上起水疱,大小不一,多沿神经走形分布,或呈簇状聚集,或呈带状分布。多数人是先有痛后出疹,少部分人是先长疱疹后有痛,也有人不痛但是痒。有的人是像针刺、刀割一样痛,有的人像是电击痛或是烧灼痛。

▲带状疱疹示意图
患上带状疱疹,往往“祸不单行”,它可能会导致严重且持久的并发症,最常见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每分每秒持续的剧烈疼痛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引发焦虑、抑郁等,造成基础疾病的治疗更加困难。
温馨提示:如果察觉自己的疼痛符合神经痛,请尽早到疼痛科就诊。如发现长了带状疱疹,请尽快到疼痛科就诊,争取在72小时内接受规范、科学的综合治疗,做到尽快抗病毒、营养神经、镇痛等治疗。急性期疼痛控制得越好,带状疱疹恢复得越快,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越低。
哪些人群要警惕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只要免疫力降低都有可能发病,50岁以后尤为明显,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这与年龄增长相关细胞的免疫功能衰减有关。其中,有3类人群特别容易被感染带状疱疹:
(1)50岁以上人群;
(2)合并基础慢性病人群;
(3)免疫力低下人群。
相比于普通人群,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24%~41%,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4倍,而且合并基础疾病的带状疱疹患者更容易遗留后遗神经痛,治疗难度更大、周期更长。
此外,带状疱疹的发病已经打破了季节性规律,任何季节都可能发病,尤其是目前生活节奏快、生活和精神压力大、空调普遍使用等现象有诱发带状疱疹多发的可能。

关注特别部位的带状疱疹与鉴别
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如耳朵、眼睛、头面部、会阴部等,应尽早做出诊断。对早期只有疼痛、尚无皮损出现的老年带状疱疹或无疹型带状疱疹,依据疼痛所对应的身体部位,需要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牙髓炎、心肌梗死、心绞痛、胆囊炎、肾绞痛、阑尾炎、腰椎间盘疾患或肌肉软组织拉伤等鉴别。无疹型耳带状疱疹需与特发性面瘫、梅尼埃病鉴别。

老年带状疱疹皮损需与初期或局限性大疱性类天疱疮相鉴别,头面部带状疱疹需与面部丹毒相鉴别,口鼻周围、生殖器部位带状疱疹需与单纯疱疹和生殖器疱疹相鉴别。在相同区域反复多次出现疱疹,应考虑复发性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累及内脏及中枢神经时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与其他神经性疾病及内科疾病相鉴别。
谨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疼痛类型,且其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总结起来,大概有几个规律:
(1)疱疹发病部位越高,发生PHN的可能越大,尤以三叉神经最为常见;
(2)早期病情越严重,患PHN的可能性越高;
(3)疱疹消退时间越长、水疱数量越多、受感染皮肤面积越大,发生PHN的可能性越大;
(4)早期治疗不及时、不规范,PHN的发生率也越高。
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如何治疗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统称为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ZAP),针对ZAP的治疗策略是:早期干预,多模式联合,尽早控制疼痛。
首先,尽早给予系统性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急性期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建议无禁忌证的患者应尽早(出现疱疹48~72 h 之内)接受足疗程抗病毒治疗。
其次,合理药物选择和组合治疗,及早镇痛。对于已经高度怀疑是带状疱疹的患者,即使尚未发现明确的皮疹,也应该给予不同药物的合理选择与组合,以有效地控制疼痛,并根据疼痛变化轨迹及时调整药物镇痛方案。
再者,尽早引入微创介入治疗。这对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和PHN均有控制作用,比如常用的神经阻滞、射频治疗或者脊髓电刺激治疗等在ZAP全程管理中应尽早、适时的引入,以加强控制疼痛的力度。
第四,适当引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物理康复治疗等,协同促进ZAP的痊愈。
最后,强调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立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01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目前公认的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唯一手段。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减轻ZAP疼痛程度。
温馨提示:带状疱疹治愈后,并不是终身免疫的,仍有1%~6%的概率复发,年纪大、免疫力受损的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复发。因此,无论是否有水痘或带状疱疹病史,建议50岁及以上人群都应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02 避免感染和外伤
感染是带状疱疹的发病诱因之一,中老年人群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降低患病风险。外伤容易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中老年人应避免发生外伤、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物质。
03 提高自身免疫力
提高自身免疫同样关键,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坚持运动,让病毒无可乘之机。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过是杯弓蛇影而已。在科学面前,无论是缠腰的“龙”还是盘疮的“蛇”,真相不过是带状疱疹及其相关性疼痛而已。
得了带状疱疹不可怕,及早就医是关键;得了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不可惧,尽快到疼痛科就诊是福音。
点击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