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30年,老班主任退休后小腿长满“蚯蚓”

稿件来源:超声医学科 发布日期:2024-09-20

 

"您,三十余载躬耕教坛,诲人不倦

我们,传承接力救死扶伤,无怨无悔"

 

 
今年68岁的付老师(化名),在深圳教了一辈子的书,从三尺讲台退休后,小腿总是不舒服。10年前,下肢皮肤出现了大量“蚯蚓状”团块凸起,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多。原来,付老师年轻时长时间站着上课造成了下肢静脉曲张。

这几年,眼看着小腿上的“蚯蚓”越来越大,小腿酸胀也很明显,甚至脚踝部位出现了“瘀斑”和破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付老师打听到,由知名超声消融专家许尔蛟教授领衔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超声医学科开设了静脉曲张超声微创治疗专科门诊。于是赶紧挂了号。

在介入超声科,许尔蛟带领团队成员梁爽、刘华辉、关赛楠等介入骨干顺利为付老师实施了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微波消融术+浅表静脉硬化治疗。手术过程顺利,付老师术后即刻便下床,自己从手术室走回了病房。术后超声造影复查显示,付老师的下肢大隐静脉及小腿浅表静脉内已看不到血流灌注。治疗效果还不错,付老师很快便出院了。慢慢地,付老师下肢的“蚯蚓”逐渐消失,已经没有明显的酸胀感了。

 

 
介入组组长梁爽介绍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由于久站、久坐、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先天性静脉瓣膜结构异常等,常常会引起腿部“蚯蚓样”血管凸起,并伴有疼痛、肿胀和沉重感。如果治疗不及时,严重时甚至出现溃疡感染。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弹力袜和外科手术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不良反应、复发的风险。近些年,通过高温技术将曲张的静脉内膜破坏,从而使其逐渐纤维化并闭塞的下肢静脉曲张消融技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持久的优点,逐渐成为静脉曲张的一线治疗方案。

 

▲置入软质的血管内消融导管,通过高温破坏血管壁使其闭合

▲联合硬化剂注射,进一步提高疗效

▲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大隐静脉置入软质消融天线

 

 

术后注意事项

(1)完成治疗后,患者即刻恢复正常行走活动。

(2)术后一周内日夜穿戴弹力袜,睡前涂抹喜辽妥;一周后改白天穿, 晚上不穿,可继续穿弹力袜 1-3 个月。

 
 
门诊信息

就诊地址: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2号楼3楼超声医学科C区29-30号诊室

门诊时间:

许尔蛟主任超声肿瘤微创治疗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潘达超主任肿瘤科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梁爽、刘华辉、关赛楠、刘颖医师静脉曲张肝脏、甲状腺、乳腺、妇科超声微创治疗专科门诊:周一至周五上午

 

 

专家简介

许尔蛟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中大八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及意大利帕维亚大学访问学者,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荣获福田区十大优秀医师、中国介入医师大会“年度介入新锐奖”等。于2020年3月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人才引进至我院担任超声医学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并于次年创建了独立管理的介入超声病房。擅长肿瘤超声诊断及精准微创消融治疗。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全国委员兼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协会超声介入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肝胆胰介入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超声影像医师分会副会长、深圳市超声工程学会超声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梁爽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中大八院超声医学科介入专业组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肝脏、胆道、肾脏、甲状腺、乳腺、子宫、下肢静脉曲张等多脏器的超声介入诊断与精准微创治疗。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相关SCI、国家核心期刊文章十余篇。
学术任职:深圳市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青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理事、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结直肠MDT联盟广东地区分会  委员等。
 

 

刘华辉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

中大八院超声医学科/介入超声科

科室秘书兼腹部浅表专业组组长

擅长肝脏、甲状腺、乳腺、下肢静脉曲张、肾脏、子宫肌瘤、腺肌症等肿瘤的消融微创治疗,神经、肌肉、关节疼痛松解注药微创治疗,以及多模态超声、超声造影、融合成像的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微创精准诊疗临床经验。已发表SCI及核心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市区科研项目及多中心研究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基金2项)。
学术职务: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专委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超声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IBD专委会委员、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委会常务委员、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骨超声专委会常务委员等。
 

关赛楠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中大八院超声医学科介入超声专业组副组长

主要从事超声诊断及介入超声治疗,擅长子宫、肝脏、甲状腺、乳腺、静脉曲张等超微创治疗。多次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介入及超声造影继续教育培训班授课及带教教师工作,受到了学员的广泛好评。主持区级课题1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近三年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6篇,承担院级新技术2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

学术任职: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