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太小不愿出来?当心“隐匿性阴茎”!
大夫,我家孩子的“丁丁”怎么发育比其他人差呀?包皮也卷不上去,现在孩子可自卑了,都不敢跟同学上厕所了!
如果家长们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认真鉴别是不是隐匿性阴茎了。
——何朝辉教授团队

那么
什么是隐匿性阴茎呢?
它和平常我们常说的包皮过长又有什么区别呢?
别着急
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

隐匿性阴茎是指阴茎发育正常但隐藏于耻骨脂肪垫下,阴茎外观短小的一类疾病,也可称为隐藏阴茎或埋藏阴茎。
隐匿性阴茎用手向后推送阴茎根的皮肤可见正常的阴茎体显露,松开后阴茎体迅速回缩。

▲隐匿性阴茎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尿道口,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更严重的则是包茎,包皮过长的同时还有包皮口狭小,甚至不能上翻露出阴茎头。

隐匿性阴茎和包皮过长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包皮过长只需用简单的“包皮环切术”治疗,而隐匿阴茎的治疗则要做包皮口扩大且延长阴茎皮肤的同时,还要把阴茎的海绵体拉出加以固定,恢复阴茎正常的生理解剖形态。
(一)病因
(1)阴茎根部水平的皮肤与阴茎耻骨联合附着不佳;
(2)肥胖;
(3)阴茎术后瘢痕造成阴茎体被束缚。
(二)诊断标准
①阴茎外观短小;
②阴茎体发育正常;
③向后推挤阴茎根的皮肤可见正常的阴茎体显露,松开后阴茎体迅速回缩;
④排除其他阴茎畸形,如尿道下裂或上裂、特发性小阴茎等;
⑤排除肥胖患者阴茎体部分埋藏于耻骨前脂肪堆中这一情况。
(三)
临床表现
隐匿性阴茎多以阴茎外观短小为主诉就诊,大多无任何症状,合并包皮口狭窄者可出现排尿困难、阴茎头包皮炎、尿潴留、泌尿系感染等,随着患儿年龄增大,可能出现自卑,孤僻,不愿去公共厕所、浴室等心理问题。

(四)治疗方法
在明确诊断和分型的基础上,充分评估患者病情,针对患者产生隐匿阴茎的病因,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部分型和阴茎头型隐匿性阴茎的患儿,不论上翻包皮能否显露龟头,如果未造成卫生问题,无反复阴茎头炎、反复泌尿系感染;不影响排尿;无阴茎勃起痛;患儿无心理问题、监护人无过度为此而焦虑等,可以等待观察和保守治疗,学龄前期再做评估。
合并包茎者,可以先用简单方法处理包茎,如包皮口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乳膏(如倍他米松、糠酸莫米松等)、包皮分离术、包茎扩张术等,以尽量使阴茎头能自由显露。
对于合并肥胖的隐匿性阴茎,以保守治疗为主,嘱减肥(过度肥胖者需联合内分泌科、营养科等共同制定减肥方案);指导上翻包皮清洗,保持局部卫生。继发于小儿阴茎、包皮手术后、或(和)反复的阴茎头包皮炎等造成包皮远端瘢痕狭窄的束缚性阴茎,可先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乳膏,并配合上翻包皮训练;如果软化瘢痕后,效果不佳,再考虑手术治疗。

心理支持应该是隐匿性阴茎患者及监护人自始至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缓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目前较为公认的手术指征为:
(1)隐匿性阴茎伴阴茎外板皮肤严重缺失不足者;
(2)排尿时包皮鼓包或排尿困难,包皮清洗困难,反复包皮阴茎头炎、尿路感染等症状者;
(3)因阴茎外观短小引起患儿精神心理问题,或者家长因担心阴茎发育受限引起严重焦虑者;
(4)隐匿性阴茎合并包茎保守治疗无效者。

应对隐匿性阴茎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小丁丁能够“出人头地”,孩子才能不再自卑,健康快乐成长!

何朝辉团队专家介绍

何朝辉 主任医师
何朝辉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000年在广州医科大学攻读外科学硕士,师从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李逊教授和吴开俊教授。2009年中山大学博士毕业后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泌尿外科工作,并于2011年到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进修。2018年引进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负责泌尿外科的科室全面工作。
临床工作近20余年,个人独立完成经皮肾镜手术近2000例,腹腔镜手术近600例,包括难度最大的腹腔镜前列腺根治切除术和腹腔镜膀胱根治切除术。技术上目前已熟练掌握经皮肾术、输尿管硬软镜术、经尿道电切术和腹腔镜技术,并在全国10个省约30家医院进行过约500例的经皮肾镜、输尿管软硬镜和腹腔镜的会诊及手术演示。
目前已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和省市级课题研究,参与获得国家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已在国际国内医学期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参编泌尿外科专著7本,英文专著2本,专利2两项。

黄海明 主任医师
黄海明主任医师,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三十多年,对泌尿系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病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在省级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十多篇。现为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女性分会委员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道感染,尿路结石及男性疾病以及男性不育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唐福才 住院医师
唐福才住院医师,师承何朝辉教授,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年。熟悉并掌握泌尿外科常见病,包括泌尿系结石和泌尿系肿瘤等。目前参与多项基金,包括广东省自然基金,福田区公益性重点项目等。已在国内外发表30余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素材提供: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泌尿外科 何朝辉团队
整合出品:宣传统战科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