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药解便秘,便秘时该如何合理使用药品

L 你是否也有过便秘的经历?
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对,这些就是便秘的表现。
引起便秘的原因主要有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
服用下列药物可增加便秘的风险
药物种类 |
具体举例 |
抗胆碱能药物 |
抗组胺药(苯海拉明),解痉药(屈他维林、阿托品) |
抗精神病药物 |
氯丙嗪,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 |
镇痛药 |
阿片类物(吗啡),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 |
抗癫痫药 |
卡马西平 |
抗高血压药 |
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利尿剂(呋噻米),作用中枢的药物(可乐定),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 |
抗心律失常药 |
胺碘酮 |
5-HT受体拮抗剂 |
昂丹司琼 |
胆汁酸螯合剂 |
消胆胺,考来替泊 |
含阳离子的药物 |
铝(抗酸剂),钙(抗酸剂),铁(硫酸亚铁),铋,锂 |
化学治疗药物 |
长春花生物碱(长春新碱),烷化剂(环磷酰胺) |
拟交感神经药物 |
麻黄素,特布他林 |
对于功能性疾病致便秘,其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个体化综合治疗是便秘的总体治疗原则。
首先需要搭配合理的膳食结构,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调整自我的精神心理状态,对有明确病因的直接对因治疗,避免滥用泻药。
J 如何正确地处理便秘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呢?
1. 调整生活方式:
ü 合理膳食(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5g富含高纤维素的蔬果有:燕麦、李子干、杏子、豆类、芹菜、甘蓝菜、南瓜、桃子、苹果、柳丁、香蕉等)。
ü 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1.5~2L)。
ü 适度运动
ü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晨起或餐后2h内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干扰)

2.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睡眠。
江湖有云,十个便秘九个疯,还有一个想腾空。同时,焦虑、抑郁、失眠也会加重便秘情况,必要时,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接受心理治疗及抗抑郁、抗焦虑等药物治疗。
3. 合理选择药物
在尝试上述几招都未奏效的情况下,那就需要给予药物进行治疗了。
(1)通便药
Ø 容积性泻药
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 量和粪便体积从而起通便作用。常用容积性药物包括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等。服药时应补充足够的液体。
药物 |
用量(成人剂量) |
用法 |
服药时间 |
欧车前 |
1包 |
每天1~3次 |
空腹 |
聚卡波非钙 |
1.0g |
每天3次 |
饭后 |
麦麸 |
3.5g |
每天2~3次 |
清晨 |
适用于 轻、中度便秘 |
Ø 渗透性泻药
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 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 如乳果糖) 和盐类泻药( 如硫酸镁)。
药物 |
用量(成人剂量) |
用法 |
服药时间 |
乳果糖 |
15~30ml |
每天1次 |
早餐时 |
硫酸镁 |
10~40ml |
每天1次 |
清晨空腹 |
聚乙二醇 |
1袋 |
每天1~2次 |
清晨 |
适用于 轻、中度便秘 |
Ø 刺激性泻药
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包括比沙可啶、 酚酞、蒽醌类药物、番泻叶和蓖麻油等。建议短期、间断使用刺激性泻药。
药物 |
用量(成人剂量) |
用法 |
服药时间 |
比沙可啶 |
5~10mg |
每天1次 |
空腹 |
酚酞 |
50~200mg |
每天1~2次 |
睡前 |
番泻叶 |
10g |
每日2次 |
空腹 |
适用于 轻、中度便秘 |
(2)促动力药
高选择性 5-羟色胺4 受体激动剂普芦卡必利能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安全性和 耐受性良好。但不建议儿童及小于18岁的青少年使用本品。
药物 |
用量(成人剂量) |
用法 |
服药时间 |
普芦卡必利 |
2mg(老年人起始1mg) |
每天1次 |
饭前饭后均可 |
推荐用于 常规泻药无法改善便秘症状的 |
(3)促分泌药
刺激肠液分泌,加快排便频率,改变粪便性状,减轻排便费力感,包括鲁比前列酮(国内未上市)、利那洛肽。
药物 |
用量(成人剂量) |
用法 |
服药时间 |
鲁比前列酮 |
24微克 |
每天2次 |
餐中 |
利那洛肽 |
290微克 |
每天1次 |
首餐前30min |
推荐用于 慢性便秘者 |
(4)灌肠药和栓剂
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粪便,使其易于排出,适用于粪便干结、粪便嵌塞患者临时使用,如开塞露、甘油栓。
药物 |
用量(成人剂量) |
用法 |
开塞露 |
每次1支 |
按需使用,将药液挤入直肠内 |
甘油栓 |
每次1枚 |
按需使用,塞入肛门内 |
适用于 大便干结难解时临时使用 |
4. 其他治疗方法
益生菌、中药、针灸、按摩推拿、骶神经刺激*、生物反馈*。
*骶神经刺激通过调节迷走神经和躯体的传入神经,改善肠道感觉及运动功能,促进排便。
*生物反馈其实是通过电极及压力感受器来感知患者排便时肌肉用力状态,纠正患者不协调的排便用力方式,训练患者协调腹部和盆底肌肉,从而恢复正常的排便模式。
学会以上几招,就可以轻松远离便秘啦~

另外,有几类人群遇到便秘要格外注意哦。
特殊人群便秘的治疗
1. 老年人
由于缺乏运动、因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老年人更容易引起便秘,应尽量停用导致便秘的药物,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对粪便嵌塞者,应首先清除嵌塞的粪便。通便药可首选容积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对严重便秘患者,可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药。
2. 孕妇
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和适当运动是主要治疗措施,容积性泻药、乳果 糖、聚乙二醇安全性好,可选用。应避免使用蒽醌类泻药和蓖麻油等刺激性泻药。
3. 儿童
基础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合理饮食和排便习惯训练,对于粪便嵌塞者,可选用开塞露或温0.9% NaCl 溶液灌肠。 容积性泻药、乳果糖、聚乙二醇已证实有效,且耐受 性良好。
4. 糖尿病患者
便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可尝试使用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和刺激性泻药。
5. 终末期患者
终末期患者发生便秘与运动和 进食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等有关。预防性使用泻 药极为重要。推荐刺激性泻药或联合渗透性泻药 或润滑性泻药。
注:文章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作 者: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廖晓倩 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