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疼痛性别差异,共建无痛未来!

10月第三个周一丨世界镇痛日(Global Day Against Pain) 2024年度主题

发布日期:2024-10-16

疼痛也有「性别之分」?

是的,疼痛存在性别差异:性别不同,痛感不同。

在探讨疼痛时,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性别差异。在整个 2024 年,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特别聚焦于关于疼痛在感知和调节方面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并解决疼痛研究和治疗中存在的与性别差异相关的问题2024 疼痛抗痛年的目标是:突出疼痛和疼痛护理中性别差异的重要性;传达我们目前对疼痛性别差异的了解,突出疼痛发生变化的方式,以及这种变化的生物学、心理和社会文化原因;思考我们如何理解和处理疼痛的性别差异以及我们应采取何种方法来克服这些挑战。

研究一致表明,相对于男性,女性的疼痛患病率更高。

大约一半的慢性疼痛在女性中更常见,只有20% 在男性中患病率更高。偏头痛、肌肉骨骼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纤维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肠易激综合征和神经性疼痛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而一些在男性中更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包括——偶发性和慢性丛集性头痛和脊椎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

除了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频繁地报告疼痛之外,另一个相关的研究问题是疼痛的严重程度是否因性别而异,女性的平均疼痛评分高于男性,某些情况下女性的疼痛评分比男性高20%以上。

为什么女生比男生怕

疼痛是由感觉,认知和情感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因此,性别可以通过多个维度影响疼痛。研究表明,性激素的不同和改变会造成男性和女性对疼痛感受的差异。

最近也有包括女性在内的研究表明,疼痛的生理机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包括不同基因和蛋白质的性别特异性参与,以及影响疼痛信号传递的激素和免疫系统之间的不同相互作用。神经影像学也揭示了与疼痛相关的神经回路中存在性别差异,包括慢性疼痛条件下的性别特异性大脑改变。

临床研究表明,性别会影响疼痛时个人如何应对。一些研究表明,面对疼痛感受时,女性可能会选择和他人倾诉,自我安慰,更关注疼痛本身,这很可能会放大疼痛。

性别也可能影响慢性疼痛的易感性。

性别也会影响临床上对疼痛的感知和治疗方式。比如,一些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对女性的疼痛缓解作用更大。疼痛治疗相关的疗效和副作用会根据性别而变化。Niesters等人报告了一项关于术后镇痛的系统综述,发现大脑多个区域的镇痛药物血浆浓度可能受性激素影响,因此相比男性患者,女性患者术后用吗啡镇痛可以获得更强的镇痛效果。因此,临床研究必须包括性别分析,以了解疼痛及其缓解的基本机制,并开发个性化的疼痛治疗方法。

显然,不同性别之间疼痛通路差异很大,且免疫细胞和激素在不同通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未来镇痛男女有别

目前患者性别不是疼痛治疗时的常见考虑因素,但此次的新证据表明,未来可以基于患者性别提供精准医疗,通过选择性地靶向女性或男性疼痛的机制来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这些研究是现实世界迫切需要的:全世界约有20%的人正忍受着慢性疼痛的折磨——而且大部分为女性。

可是,当前市场上的止痛药物却针对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

如果疼痛的根源不同,那止痛药物对不同人群的疗效必然存有差异。

此外,不同生命阶段激素水平也会发生波动,此时人们可能也需要不同的止痛药物。

未来的止痛药将为每个人量身定制,性别将是决定止痛药物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4年镇痛周,让我们共同关注疼痛的性别差异,推动更加精准和平等的疼痛管理策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获得适当的关注和治疗,了解更多关于性别与疼痛的知识,共同为构建一个无痛的未来努力。

后记:

10月第三个周一丨世界镇痛日(Global Day Against Pain)

2004年开始,国际疼痛学会(IASP)确定每年10月第三个周一为世界镇痛日(Global Day Against Pain)”,发布年度主题,开启世界抗痛年活动。年度主题聚焦疼痛的某个领域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与主题相关的医疗、教学、研究及科普等各项活动,提升人们对疼痛的认知水平及促进疼痛学科的发展。